7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首場“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各專項規劃配套政策解讀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在解讀《關于支持長春經濟圈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時表示,要推動長春—公主嶺融合發展,推進公共交通一體化,建立一套支持長春經濟圈快速發展的完備政策體系。
“長春經濟圈”規劃區域主要包括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遼源市、松原市、公主嶺市、梅河口市,是我省城鎮最密集、高教資源最豐富、經濟發展最活躍、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最強的區域。《若干政策》總計13條,范圍廣、力度大、措施實:從地域上看,涵蓋了長春、吉林、四平、遼源、松原、公主嶺、梅河口等六個城市;從內容上看,涉及了產業、開放、公共服務、金融、土地、體制機制等六大部分;從企業引進、品牌打造、要素保障等全鏈條支持,內容具體;從收益對象上看,惠及重點企業、經濟圈內的居民、長春經濟圈內各相關城市。
產業發展方面。支持重大產業項目發展,重點為符合產業發展規劃及相關條件的新建重點產業項目和技改項目給予資金支持,為產業鏈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在擔保方面提供支持,以助力壯大長春經濟圈產業底盤,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開發開放方面。加強航空樞紐建設,支持長春龍嘉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加大對重點航線和航空基地補貼力度,以提升長春經濟圈對外開放承載能力。加強國家政策爭取,積極申報內陸自由貿易區,創建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國家城鄉統籌示范區。
公共服務方面。推進政務服務一體化,推動完善政務服務平臺體系,支持各地信息系統整合和數據資源共享,以提高長春經濟圈內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化水平。推進公共交通一體化,支持經濟圈內各城市開通城際快軌、城際快線公交。
財政金融方面。對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項目給予資金支持,以促進提高長春經濟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和公共服務保障水平。發揮基金作用,積極爭取國家各類產業發展基金,支持省內企業聯合成立引導基金,以調動各方積極性,支持和參與長春經濟圈建設。
土地利用方面。鼓勵長春經濟圈各城市以出讓、租賃、入股等形式創新土地供應方式,以有效保障項目用地需求。支持各城市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并積極支持人才公寓、農民返鄉創業基地、民族傳統產業創業示范基地建設。
體制機制方面。由省政府統籌、長春市牽頭,經濟圈內主要城市建立協同發展機構,以保障長春經濟圈各項工作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