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始于決心,進取源于實干。在長春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宏偉征程中,重新組建后的市司法局著力強化大局意識,切實擰緊責任開關,以嶄新的精神面貌,積極投身全市中心工作,努力展現新時代司法行政機關的擔當作為。
近日,我市召開項目建設推進大會,印發了《關于開展“萬名機關干部下基層助力萬戶企業發展三年服務行動”的實施方案》,在全市范圍內啟動開展了“萬人助萬企行動”。
為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深入推進項目建設、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機關服務保障企業發展的職能作用,5月10日,市司法局召開全系統視頻會議,在繼續實施“助企發展二十條措施”和服務企業發展123工程的基礎上,全新推出二十二項服務保障措施,號召動員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黨員干部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到發展前沿去,到項目一線去,努力為全市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提供高質量法律服務。
聚焦實際問題
精準把脈出實招
近年來,市司法局推動與工信、工商聯、企業商會等部門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搭建法律服務機構與民營企業的互動交流平臺,推進行業協會與商會組織深度合作,及時聽取民營企業家訴求。通過調研發現,保障民營企業發展的法規規章還需要清理和完善,行政執法有待進一步規范,存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法律風險防范和知識產權保護等重點機制不夠健全、民營企業家法律風險意識不強、司法行政部門服務的精準度還不夠等諸多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市司法局專門出臺支持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二十二項措施,重點為促進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便捷、精準、高效服務。”市司法局局長梁向東說。
——針對企業創業問題,市司法局將組織律師、公證員等走訪科技(創業)園區、企業,為企業提供針對性法律講座和法律幫助。建立園區法律服務點和網上法律服務平臺,為企業注冊、融資、發展提供一站式、多元化法律服務。加大公證電子存證、取證平臺等信息化建設應用力度,為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在先權證明、侵權證據保全等優質服務。
——針對企業風險防范問題,加大金融領域風險防范法律服務力度,指導律師、公證員等法律服務工作者做好民營企業資金擔保、融資上市、并購重組、破產清算等活動的法律服務。大力開展賦予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公證業務,提供債務糾紛快捷化解公證方案,保障民營企業交易安全。
——針對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組織律師、公證員為民營企業提供點對點、面對面的法律服務,引導企業完善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法律保護措施,幫助完善企業專利、商標、專有技術、著作權和商業秘密保護制度。嚴厲打擊針對民營企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對侵犯民營企業商標、專利、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以及損害民營企業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違法行為,及時予以糾正。
——針對企業行政復議維權問題,深入推進“互聯網+行政復議”改革,推動在各城區政務服務窗口受理行政復議案件,方便民營企業就近申請行政復議。凡是涉及民營企業的行政復議案件,抓緊審理、及時辦結,充分運用調解、和解等多種方式化解行政爭議,縮短辦案時間,減輕當事人的行政訴累,切實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針對企業糾紛仲裁問題,加強仲裁法律制度的宣傳,引導民營企業增強仲裁意識,規范合同示范文本,訂立合法有效的仲裁協議(條款)。加大在民營企業實施仲裁法律制度的工作力度,依法公正合理裁決涉及民營企業的民商事糾紛,提高仲裁公信力。優化仲裁工作程序,對涉及民營企業的仲裁案件,努力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提高快速結案率、調解和解率、自動履行率。實施對困難民營群體的仲裁法律救助,對特殊困難的民營企業、個體經營業戶以及民營企業困難員工申請的仲裁案件,將開辟綠色通道,優先受理,并依法緩、減、免交仲裁費用。
發揮職能優勢
回應需求解難題
按照“一個統籌、四大職能”的職能定位,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將站在講政治、顧全局、促發展的戰略高度,注重發揮職能優勢,強化法律服務,把握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各個環節,著力推進法治長春、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著力回應企業在法治、公平、正義、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凝聚強大法治保障合力,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努力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振興發展保駕護航。
“支持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二十二項措施是專門從司法行政部門職能出發,專門為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發展出臺的護航式措施文件,也是落實‘三抓’工作任務的總抓手,是助力長春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實際行動。”市司法局局長梁向東說。
二十二項措施包括搭建六大平臺、實施六大行動和優化十大服務等內容,能夠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優質服務。其中,“六大平臺”主要是搭建立法保障平臺、窗口服務平臺、熱線咨詢平臺、網上辦理平臺、服務聯動平臺、投訴監督平臺;“六大行動”主要是實施法規清理、規范執法、法治體檢、糾紛化解、依法治企、守護綠水青山等行動;“十大服務”主要是優化為企業創業創新服務、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為企業金融風險防范服務、為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服務、為企業公證提供及時有效公證服務、為企業提供優質司法鑒定服務、為困難職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參與企業不良資產處置服務、為企業行政復議維權快速辦結服務、為企業糾紛快速解決仲裁服務。
全面優化服務
緊盯目標求實效
“助企服務的目的在于幫助企業提振發展信心、把握發展態勢、化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后勁。支持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工作成效如何,最終應該由企業來評判。”市司法局局長梁向東表示,將注重考核督導,把“問題化解率”和“企業滿意率”作為衡量全市司法行政系統“萬人助萬企行動”成效的重要指標。
通過搭建立法保障、窗口服務、熱線咨詢、網上辦理、服務聯動、投訴監督等六大平臺,實現進一步加強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方面的立法,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平等主體地位。進一步完善全市各級、各類法律服務企業窗口、“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長春法律服務網功能,實現服務企業一窗“辦多事”,就近就便“辦多事”,為廣大民營企業提供線上解答、網上辦理、線下承辦的“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推動與工信、工商聯、企業商會等部門深度合作,加強對民營企業法律維權服務力度,依法保障民營企業及企業家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通過集中開展法規清理、規范執法、糾紛化解、依法治企、“守護綠水青山”等六個專項行動,實現全面清理不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政府規章及行政規范性文件,規范行政機關行政執法行為,推動文明執法,推行陽光執法,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要深入開展“法治體檢”、人民調解、“法治宣傳進企業”及生態環境法律保護等工作,切實提升企業法律風險防范能力,增強企業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營造和諧健康的企業發展法治環境。
通過優化十大服務,實現為全市“雙創”企業創新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全過程、跟蹤式法律服務,切實推動企業創新、“一帶一路”建設。實現為民營企業金融風險防范、知識產權保護、處置不良資產、公證、司法鑒定、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全方位、全領域、高效率的公共法律服務。對涉企行政復議、仲裁等案件,努力實現快速辦結,快速結案,切實減輕企業的行政訴累,切實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開展‘萬人助萬企行動’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將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扎實的作風,全方位發揮好司法行政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職能作用,以司法行政機關服務企業發展、服務項目建設的優異業績,回應黨委、政府和企業的期盼。”市司法局局長梁向東說。
(撰稿周源薛峰姚泓任)